《富爸爸窮爸爸》學習財務知識,讓錢為你工作!

《富爸爸窮爸爸》
學習財務知識,讓錢為你工作 !

內容目錄

前言

《富爸爸窮爸爸》這是一本紅了非常多年的投資理財暢銷書籍,這本書挑戰傳統的財富觀念,揭示了成為富人的祕密。

「高薪」並不等於「致富」,收入越高的人,不見得財富越多,關鍵在於是否將收入創造更多現金流

文中提到的「現金流」概念,教你學會如何分辨資產與負債,以及買入資產而非負債。我所分享的這篇讀書心得,節錄了書中的重點,以及對財富的詮釋。

作者介詔:羅伯特.清崎 (Robert Kiyosaki)

羅伯特.清崎出生於夏威夷的第四代日裔美國企業家。1982年,他創辦一家國際教育公司,向遍及全球的學員講授商業和投資課程。1994年,47歲的清崎賣掉自己的公司,實現了財務自由,提早退休。

退休後,清崎出版了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、《富爸爸,有錢有理》、《富爸爸投資指南》、《富爸爸財富執行力》、《富爸爸理財IQ》、《富爸爸商學院》等書,富爸爸系列書籍在全球翻譯成51種語言、暢銷4100萬冊以上。

富爸爸窮爸爸
博客來購書連結

不同的教育方式

窮爸爸是清崎在政府任職的親生爸爸,擁有博士學位;富爸爸是清崎好朋友的爸爸,是個連國中都沒有畢業的創業家。

這兩個爸爸都給過他許多建議,但建議的內容卻不盡相同;他們兩個都深信教育的力量,但向清崎推薦的課程卻完全不一樣。

兩個人觀念南轅北轍,就是這種看似對立的觀念,教導你如何晉身富人的行列。

? 富爸爸

  • 不斷投資
  • 努力學習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
  • 學會如何管理風險
  • 慾望來臨,如何才能做的到
  • 學習是為了賺錢,不斷投資讓錢為自己工作

? 窮爸爸

  • 努力存錢
  • 努力學習就能去好公司工作
  • 賺錢的時候要小心,別去冒險
  • 慾望來臨,直覺做不到
  • 學習是為了有好工作,慢慢存錢累積財富

三大核心概念

何謂現金流

大多數人都聽過「現金流」,但卻不一定了解它真正的意義;書中以簡單的圖示,來解釋不同資產階級的「現金流動方式」。

透過觀察現金流動的方式,就可以知道一個人如何使用金錢,以及金錢的去向。

? 基礎的現金流

image 5

? 窮人的現金流

一般人、小資族。努力透過工作賺來的收入,直接用來支出,不去思考投資理財的問題。所以沒有資產,但也不會負債。

image 1

書中也闡明一個重要的觀念,即「資產」與「負債」的區別

資產 (Asset):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
負債 (Liability):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

一般人認為的資產「房子」,在這本書中是負債,因為房子所衍生出來的相關費用,會每個月將錢從你的口袋取走。例如:你買了房子需繳銀行的房貸,所以這棟房子就屬於負債。

相反的,若你是房東,房子出租扣掉成本後產生正收入,那麼這棟房子就屬於資產。有一份工作帶來收入,每個月的收入拿來支付生活所需的支出,例如:伙食費、水電費、娛樂費等。

另外,還有支付的負債,例如:車貸、房貸等,最後剩的錢才可能考慮去購買資產,例如:投資股票,債券等。

富人的現金流則和窮人不同,他們把收入積極地買入「資產」,然後利用資產的被動收入,替自己創造更多的收入,形成正向循環,最後才會用這些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,去購買負債。

? 中產階級的現金流

月收入將近10~20萬台幣。隨著收入提升,生活水準也跟著提升,於是開始買車、買房、買奢侈品,他們認為這些是有錢人的象徵、他們的資產。實際上,他們正不斷在買入負債。

image 2

? 富人的現金流

購入每個月都能為他們帶來收入的資產。不要做金錢的奴隸,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,達到財富自由。人一天只能工作8~12小時,但資產可以24小時為你工作產生被動收入。

大家都了解創造被動收入的重要,但多數人的狀態是,沒有足夠的被動收入,這時候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非常重要;需確保將錢投入在購買「真正的資產」上面,而非「看起來像資產的負債」,這樣才能提早達到財務自由。

image 3

老鼠賽跑迴圈

書中以老鼠賽跑來比喻大部分上班族的生活,就像老鼠在滾輪上面跑一樣,沒錢的恐懼會刺激我們努力工作,當我們得到報酬時,貪婪或慾望又開始讓我們去想所有錢能買到的東西。

疲於奔命地努力工作,來支付生活所需的帳單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當老鼠跑得越快,滾輪也轉的越快,好像永遠跑不出這個迴圈一樣。

我們時常陷入一種迴圈,當薪水越高,就會相對地提高生活水平。買更大的房子、更好的車子、更貴的奢侈品等等。但你可曾想過,當支出隨著工作的升遷變高時,該如何跳出老鼠迴圈 ?

其中最重要的關鍵,就是創造被動收入並減少負債;不在於你賺了多少錢,而在於你能留下多少錢

建立紥實的財務智商

學校教育專注在學業知識的培養,卻很少涉及財商知識的教導。「財務IQ」是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及的重點,缺乏基本財務智商,會讓我們一直困在老鼠賽跑迴圈中無法跳脫。

簡單來說,「財務IQ」就是正確地理解金錢,並掌握金錢運作的能力,摘要如下:

  • 看懂數字的會計能力。
  • 了解錢滾錢的威力,並擬定屬於自己的投資策略。
  • 了解市場所需要的東西,並學習市場行銷的技巧找到買方。
  • 要參與遊戲必須先了解遊戲規則,也就是法律規章。

? 決定財富的四種人:ESBI象限

書中富爸爸提到決定財富的四種人,分別是象限中的ESBI (如下圖),讓你用不同角度去思考自己身處的財務象限。

image 8

  • Employee / 員工 :用勞力和時間賺取工資,幫老闆賺錢。
  • Self-employed / 專業人士或自由職業者 :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的時間,但沒工作就沒收入。 
  • Business Owner / 企業家:讓系統和員工來幫你工作,只要系統正常運作,不需要貢獻時間也可以有收入 。
  • Investor / 投資者:投入資金投資股票、基金等,利用錢滾錢創造被動收入。

E和S象限 (左側):大多數的人目前都在這兩個象限,屬於需要用時間或勞力換取收入,佔比90%卻只掌握了10%的財富。

B和I象限 (右側)
:利用系統或是錢去幫你賺錢,這類的人只佔了10%,但他們掌握了全世界90%的財富。

六大課程重點整理

《富爸爸窮爸爸》共分為六大課程,以下為每項課程的重點說明:

  • 富人不為錢工作
  • 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
  • 關注自己的事業
  • 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
  • 富人的投資
  • 不要為金錢而工作

第一課:富人不為錢工作

窮人及中產為錢工作;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。許多富人甚至比中產階級更熱愛自己的工作,透過工作獲得更多的靈感、洞見商業思維。

他們看的不僅是工作薪水的「當下價格」,而是透過工作所學提升自己的「未來價值」。

? 如何克服恐懼與貪婪

應該要看清大多數成年人從未看見過的視野,因為視野狹隘而認不清困境。那並非理性面對,而是情緒反應。

恐懼刺激人們工作,貪婪推使人購買;如果不處理這些情緒,在多錢就不過是個「高薪的奴隸」,閉口不談錢,就像重度依賴錢一樣是一種心理疾病。

如果對錢沒興趣,又何必工作 ? 忠於情緒,並且讓它為你所用,而非和你作對。

? 如何駕馭金錢

擁有駕馭金錢的力量,能夠駕馭風險,才能迴避風險,錢只是幻象,只因為虛幻的信心和眾人的無知,才讓這個空中閣樓屹立不搖。

羅勃特清崎從富爸爸的言行舉止之中,發現到「中產階級為金錢而工作。富人並非不工作就能賺錢,只是富人不為錢工作,他們讓錢為他們工作。」

第二課: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

? 現金流的概念

窮人的現金流,大概就是收入和支出打平,無法累積足夠的資產,也很難向銀行借貸。

中產階級的現金流,除了花錢消費之外,還必須繳納許多的貸款,如果沒有累積資產的概念,一輩子很可能陷入依靠勞力工作償貸的循環。

富人則是盡可能累積資產,用資產滾出來的利息 (例如股票債券的利息、房地產收的租金) 支應生活,而且盡可能減少負債。

? 資產與負債

羅勃特清崎把人們擁有的事物區分成「資產」和「負債」兩種,他定義「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口袋裡的東西,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。」

明白資產及負債的差別,並購入資產。保持靈活彈性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,並創造財富。重點非賺了多少,而是留住了多少?

「 窮人只有支出,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,富人買入資產。」這個概念,足以開拓你的財務視野,讓你用不同角度去思考自己身處的財務象限。

? 優先支付自己

書中提到優先支付自己,提的是優先將資金投入自己的資產事業中,而非優先給付別人,也就是償還負債。

作者的理由是別人抗議的聲音遠比自己內心抗議的聲音還要大,聽到了別人的抗議,我們才會去思考如何賺更多錢,而不是先還了錢,然後對自己說沒關係,下次再把錢投入資產項目中。

? 傳統金錢思維

八成以上的家庭,財務故事述說的都是一幅努力工作以求出人頭地的景象。受過高等教育者,或許事業成功 (賺錢能力),卻看不懂財務 (理財能力)。

恐懼是造成「打安全牌」的主因,從不質疑難些被廣泛接受的觀點。缺乏財務知識,收入來源只有薪資,生計完全依賴雇主。

? 學習財務知識的富人

聰明人總是雇用比自己更聰明的人,「財富」就是能支持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。「打理事業」專注在收購資產,而不是高薪。

第三課:關注自己的事業

工作:提供固定的收入和購買資產的資金,例如薪水。
事業:購買資產,用以讓自己達成財務自由的活動,例如購買房地產、股票等。

兩者並不互相衝突,職業收入提供購買資產的資金,也是事業的基礎,不要因為想要專注於事業而偏廢了工作,因為通常開始自己事業的時候,工作的收入會大於事業的收益,前期會是支撐生活的主要金錢來源。

  • 不用親自到場就可以運作的公司
  • 股票
  • 債券
  • 產生收入的房地產
  • 票據 (借據)
  • 智慧財產的版稅
  • 有價值、有流通性的東西

第四課: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

書中這一段談稅務與公司的部分,羅伯特清崎毫不掩飾地透露出一個訊息「有錢人懂得用公司來避稅」,而稅收來自「劫富濟貧」的羅賓漢思想。

  • 有公司 : 一、賺錢;二、支出;三、繳稅
  • 無公司 : 一、賺錢;二、繳稅;三、支出

第五課:富人的投資

富爸爸雖然有錢,但是非常節儉,他開便宜車、住便宜房。中產階級反而時常落入一個惡性循環,貸款買好車、買好房、買奢侈品,看似物質生活富足了,卻終其一生透過勞力換取薪水。

富人專心投資金錢在資產上,用資產滾出來的利息和盈餘進行消費。能位居領先,不是聰明,而是勇氣。接納變化而非擔心變化,金錢並非真實的資產,只是我們大家都認可的東西。

  • 發現別人忽略的機會
  • 收集資訊,增加資金
  • 把精明的人組織起來

第六課:不要為金錢而工作

在工作上多學習領導、銷售行銷、交際能力 (不要害怕失敗),一般而言,學校並沒有教授足夠的財務知識,大部分的人都按照學校所教的方法生存,就是工作賺錢,支付帳單。

進入職場是為了學習新技能,在選擇職業之前,先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獲得什麼技能,以便在未來時派上用場,例如:學習銷售管理技巧,加入一家擁有分公司的大企業,從短期來看可能薪水不多,但從長期來說,將從中獲取巨大收獲。

羅勃特清崎雖然在言談之間,充滿了對「受雇工作」中產階級的嘲弄,但是「為學習而工作」這個概念。

可以問問自己,是否單純為了工作的薪水,付出了勞力和時間,過程中卻沒有任何的成長?然而,富人從事工作的目標,除了錢之外往往還有更多的意圖。

作者鼓勵讀者突破框架,打破要在一個行業裡面深度鑽研的執著,勇於嘗試不同的公司業務,甚至在不同產業之間切換。

重點是接觸不同的刺激、不斷學習新事物,讓自己觸類旁通掌握更多跨領域技能。

克服困難

掌握財務知識的人,很多時候仍然不能擁有充裕的資產,主要有五個原因:

對可能損失金錢的畏懼心理

沒有人喜歡損失金錢,但沒有一位富人是從未損失過金錢的。損失金錢的恐懼是確實存在的,每個人都有,但恐懼本身並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如何處理恐懼心理、損失問題。

「如果你討厭冒險,對金錢損失感到擔心,就早點動手積累屬於你的金錢。」這也是為何銀行建議在年輕時,就把儲蓄當成一種習慣的原因,也更容易致富。

德州人對於風險的態度:「如果一定要讓我看到一個失敗者,就讓我看到一個快樂的失敗者。」「如果你即將破產,那就破產得更徹底些。」在財務上不能獲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,大部分人的做法過份安全。

成功之前失敗是必經之路,「人人都想上天堂,卻沒有人想死。」失敗會使我們更加強大、精明,要接受損失並將它變成盈利。

這就是心理素質的差距在富人與窮人之間,能接受自己失敗的現實,並將失敗轉化為動力。失敗會激勵勝利者,也會擊垮失敗者。許多人是為了避免損失而理財,而不是為了獲利而理財。

如果沒有什麼資金而又想致富,首先必須集中於一點,而不是追求平衡或分散風險。把很多雞蛋放在較少的籃子裡,並且全心全意的看管好它們。

若是以安全的方式進行投資,就要盡早起步。因為以這種方式積累需要大量的時間。但即使是穩妥性的投資,這些工具也同樣存在風險。

克服憤世嫉俗的心理

我們無法向前邁進,因為我們想守著那些安全的東西,但卻讓機會從身邊溜走。我們常常需要極大的勇氣,不讓謠言和杞人憂天式的懷疑加劇我們的恐懼心理和對自己的疑慮。

不要封閉自己的思想。顧慮和憤世嫉俗的心態使大多數人一直生活得貧困,但就是這些使人們擺脫不了貧窮。

「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產生憤世嫉俗者。他們抱怨現實,而成功者分析現實。」總是批評而不去分析,總是看到細節上的麻煩,而看不到解決麻煩之後所獲得的巨大收益。

懶惰,忙碌的人常是最懶惰的人

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,把忙碌工作當作逃避問題的避難所。把難題掩蓋起來,使他們逃避了一些重要的事情,這是一種最普遍的懶惰形式。

事實上,一點點的貪婪,能夠治療這種惰性。有慾望並不是壞事,誰不渴望擁有那些美好、新奇或令人高興的東西呢?

「我怎樣才能支付這個?」這樣的思考模式打開了我們的頭腦,迫使我們去思索,並尋求答案。人類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強大的,我們知道自己能做成任何事情。

強而有力的思想和有活力的精神,創造了充滿可能性的快樂和夢想之門。其實並不是目標本身,而是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目標的這一過程,才是我們真正要去學習的。

今天的問題是,成千上萬人對自己的貪婪感到罪過。但假如沒有想擁有更好物質的渴望,就不會取得進步。當然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,過於貪婪就不好了。

「罪惡感比慾望要糟,因為罪惡感從身體裡搶走了靈魂。」羅斯福夫人說:「做你心裡認為正確的事,因為不管怎麼做總會受到批評。做的話,會受到指責;不做的話,還是會受到指責。」

習慣,生活常反映我們的習慣

我們的生活反映了我們的習慣,而不是所受到的教育。習慣控制著我們的行為,而在財務上,我們是先支付給其他人還是自己呢?

比較有趣的點是,當我們負債時依然先支付給自己;因為這樣會讓我們有動力,迫使我們去尋求其他形式的收入,支付的壓力成為了我們的動力。

然而如果最後支付給自己,就不會感到任何壓力,但一定會因此而破產。大部分人向這種威勢屈服,於是先支付帳單,而延後自己的需要,這樣自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。

傲慢,是無知的另一面

知識給我們帶來金錢,不知道的東西使我們失去金錢。如果知道自己在某一問題上欠缺知識,不要試圖掩飾,因為那是在欺騙自己。

應該去找一位該領域的專家或者書籍,馬上開始教育自己。當我們開始自大時,真的會相信那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並不重要。

別試圖用傲慢來掩飾自己的無知,用自吹自擂來贏得爭論,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麼,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。

開始行動

十個步驟開啟我們的理財天賦:

一個超現實的理由

精神上的力量很可觀,當為了自己以及所愛的人們,愛的力量驅使我們去克服重重困難。

這是感情上想要和不想要的結合,給自己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或目標,若非如此,我們在生活中會感到舉步維艱。

每天做出自己的選擇

選擇的力量,這是人們希望生活在一個自由國度的主要原因。我們需要有做出選擇的權力,我們用錢的習慣就是一種選擇,反映了我們是什麼類型的人。

請思考兩件事情:

  • 時間:這是最珍貴的資產。
  • 學習:因為沒有錢,就更要去學習。

我們所擁有的唯一真正資產就是頭腦,是最強而有力的工具。如果想學習某些新東西,那麼就需要犯些錯誤,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理解所學習的知識。

別仗著自己聰明就不用學習,聰明和傲慢合在一起就等同於無知。聽比說更重要,別放棄吸收更多新思想和可能性的機會。

慎重地選擇朋友:關係的力量

三人行,必有我師。無論是窮困潦倒或者家財萬貫的朋友,都可以交。從他們身上學習,什麼東西不可以做,以及如何致富的知識。

但不要聽膽小的人說的話,接收過多杞人憂天的資訊,會變得跟他們一樣。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,最困難的事莫過於堅持自己的選擇而不盲目從眾。

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,群體有時意味著反應遲鈍而被宰割。有些形式的內線交易是非法的,而有些是合法的。

錢就是由內幕資訊賺來的,資訊得到越早,獲利的機會就越大,風險就會越小,這就是朋友的作用,也是一種財務IQ。

掌握一種模式,然後再學習一種新的模式

快速學習的力量,你學習什麼,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。某些公式剛開始很容易賺到錢,但過了一段時間,就不再那麼好用,因為有許多人也開始模仿。

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,不要求去學太多東西,問題在於學得有多快,這種技能是無價之寶。所以不斷學習新知識,就會迸發新的機會。

首先支付自己:自律的力量

如果不能控制自己,就別想著要致富。缺乏自律,是區分富人、窮人和中產階級的首要因素。那些缺乏毅力的人,往往會成為那些自律性很強的人的犧牲品。

不要背上過多的債務包袱,要使自己的支出保持在低水準。首先增加自己的資產,然後再用資產產生的現金流購買大房子或好車。

當資金短缺時,去承受外在壓力而不要動用儲蓄或投資;利用這種壓力來激發財務天賦,想出新辦法賺錢,然後再支付帳單。致富並不以犧牲舒適生活為代價地支付帳單。

給你的經紀人優厚報酬:好建議的力量

堅持給予專業人士優厚的報酬,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,資訊是無價的。一位好的經紀人不僅能替自己賺錢,也能節省時間,他們是市場上的眼睛和耳朵。

不幸的是,大部分經紀人僅僅是推銷員而已。盲目使用不稱職的經紀人,要找對自己利益很關心的經紀人,他們會花時間來教育自己,那麼他們可能是自己找到的最好資產。

許多中層管理人員一直停留在中級管理層,而得不到升職,是因為只知道如何和職位低於自己的人一道工作,卻不擅於比自己職位高的人一道工作。

真正的技能是能夠管理,在某些技術領域比自己更聰明的人,並給予優厚報酬。

做一個「印地安給予者」:無私的力量

一位老練的投資人的首要問題是──需要多快才能收回我的投資。投資回報率固然重要,但必有一些投資是沒有什麼獲利的。

因此明智的投資人必定不光看到投資回報率,而要看收回投資後,所擁有的資產是否增加,即使沒賺錢但賺到了免費的資產。

資產用來購買奢侈品:集中的力量

今天,我們常常是借錢來獲得我們想要的某種東西,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為自己創造金錢上。這樣做短期看來很容易,長期卻會產生問題;最容易的路會越走越艱難,而艱難的路會越走越輕鬆。

對英雄的崇拜:神話的力量

模仿或超越大英雄確實是一條很好的學習途徑。透過偶像的模範作用,我們發揮出自身巨大的潛能。英雄不僅僅是激勵我們,還會使難題看起來容易一些。「如果他們能做到,那我也能」。

先予後取:給予的力量

「如果你想獲得,你首先需要給予。」只有先予,才會在將來取得回報。無論金錢、微笑、愛情還是友誼,都是這樣。

必須為自己需要的東西先行付出,然後才能得到加倍回報。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慷慨大方一些,反過來自己也一定會得到慷慨的回報。

我想做銷售,所以我幫助其他人出售東西,這樣我也能做銷售了。

還需要更多東西嗎

該如何開始付諸行動?

停下手頭的工作

評估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中什麼是有效的,什麼是無效的。神智不清就是指,做同一件事情卻希望有不同的結果。不要做那些無效的事情,找一些有效的事情來做。

尋找新的思想

經常到書店尋找獨特、與眾不同的主張,買介紹各種賺錢模式的書籍,這些模式是自己所不曾知道的。

找一個做過「你想做的事情」的人

和他一起共進午餐,向他請教一些訣竅和技巧。

參加相關課程

有一些費用昂貴的研討會,很多人還是會參加,因為裡面所討論的內容是他們急於想學習的。而我們的人生可能因此發生改變,就不用再出去辛苦勞作。

提出多份報價

我們不知道什麼價格才是恰當的,除非有另一處同樣的交易作為參照。大部分賣主的要價過高,很少有要價低於標的物實際價值的。

報價本身並不重要,關鍵是有人報價就說明有人感興趣。從尋找、報價、拒絕、談判到接受、成交,幾乎是人的一生中要經歷的全部過程。

交易要獲利,必須具備兩個條件

一是廉價,二是有變化。市場上有許多廉價交易,但只有存在變化時,才能使廉價交易變成有利可圖的機會。

尋找價值增值的方法都是相同的

先要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,然後再去尋找它。

為什麼消費者總是窮人

每當超市有打折時,消費者就會湧入,並搶購回家貯存起來。而當股票市場出現降價銷售時,也就是多數人說的股市下挫或回調時,購買者卻急於從中逃出。

關注適當的地方

獲利率在購買時就確定了,而不是在售出時確定的。

首先尋找想買入的人,然後才去找想賣出的人

大部分人尋找的是自己能夠支付的東西,這樣他們看到的都是較小的東西。只盯著小生意的人是不會有大突破的,如果想要致富,就要首先考慮較大的生意。

溫故而知新

所有上市的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起家的。多學習研究案例,有些成功的人是年輕就致富,也有些是年老才致富。

行動者總會擊敗不行動者

獲得財務回報以前,就必須採取行動,讓我們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!

作者沒告訴你的5件事

「富爸爸」真有其人?

書中的富爸爸其實是虛構的。羅伯特清崎在1992年出版他寫的「第一本書」《如果你想變有錢又快樂,別去上學》,教父母與其送孩子去學校,倒不如教他們怎麼投資房地產,在書中他稱讚自己的親生父親 Ralph H. Kiyosaki 是他此生最好的老師。

在後來1997年出版的《富爸爸窮爸爸》書中,曾經是最好的老師的親生父親,卻成了他口中的「窮爸爸」。自此之後,他就一直聲稱「富爸爸」是真有其人,要求出版社歸類為「非虛構書籍」。

直到2000年受邀上了歐普拉的節目,這個具有十足話題又勵志的「真人真事」就此引爆開來。不過,隨著世界各地讀者和記者們抽絲剝繭之下,許多證據顯示根本沒有富爸爸這號人物。

終於在2003年SmartMoney雜誌專訪的時候,羅伯特清崎親自說道:「難道哈利波特是真的嗎?何不讓富爸爸成為一個傳說故事,就像哈利波特一樣?」

羅伯特.清崎真的富有?

在出書之前他並不富有。許多談投資理財的書籍作者,都必須聲稱自己擁有龐大的財富,當然這樣才能增加論點的可信度。

不過,根據Forbes富比士雜誌的調查指出,在1997年之前羅伯特清崎其實根本不富有。他在1977年創立了皮夾公司、在1980年代創立零售公司,後來相繼倒閉。

直到他1985年發展出「現金流遊戲」、甚至寫出《富爸爸窮爸爸》之前,都沒有足夠證據顯示他曾靠房地產致富。後來他進入安麗直銷公司,運用直銷體系推銷現金流遊戲以及自己寫的書。

羅伯特.清崎曾經惡意破產?

這裡談他的第三次破產。前面提到羅伯特清崎的前兩次破產,比較屬於環境與機運的影響,創業失敗在所難免,難得的是東山再起的勇氣和決心。然而,他在2012年第三次的破產,終於敲醒了眾人的警鐘。

他旗下的 Rich Global 公司透過教育機構 Learning Annex 的協助推廣,將系列書籍、現金流遊戲、各地演講推上高峰,之後卻因為積欠費用遭法院判賠2400萬美元給 Learning Annex。

為了避免賠償金,他索性宣告 Rich Global 公司破產。這次的破產,雖然讓他免於天價金額的賠償,沒有傷到他個人資產的一分一毫,但卻賠上了個人的信譽。

他示範了書中「破產是種策略」的原則,徹底展現了「眼中只有錢的人」想的跟我們真的不一樣。

學歷究竟重不重要?

從數據來看很重要。羅伯特清崎貶低那些為學歷打拼、受雇上班的人們,稱他們為「倉鼠」,而且認為學歷和財富無關。

但是以2019年美國勞工局的統計數據來看,學歷與「失業率」和「收入」有強烈相關性。尤其對於提升收入來說,學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
某種程度上來說,學歷是知識的憑證,若放棄對知識或能力的累積,直接邁入對金錢的盲目追求,作者的觀點值得三思。

羅伯特.清崎出書的目的?

首先我們要知道,《富爸爸窮爸爸》是為了推廣「現金流遊戲」所寫,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反而紅透半邊天;他賣的不只是書,而是高價的遊戲跟課程。

從上面的分析,我們不難看出真正讓羅伯特清崎發跡的,並不是他高明的財務手段跟投資技巧,而是他精心安排的「富爸爸」系列故事。

僅是系列書籍,已經出版26本著作,全球熱銷逾4100萬冊。「現金流」的概念有助於翻新財務認知,用不同的視角檢視資產與負債的關係。

結論

《富爸爸窮爸爸》這本書,有富爸爸與清崎的對話,透過一些發人深省的小故事,告訴我們要想致富,就需擁有一顆有錢人的腦袋、以及積極行動的能力

這本書帶給我許多領悟和啟發,擁有財富的關鍵不在於學歷,而是取決財商的高低;而財商可以透過複製成功者邏輯、學習投資理財規劃,在日常生活反覆的練習、修正、達成。

有些人每天上下班,抱怨低薪資、大環境、老闆等不可控的因素,期待著周末的來臨,過著老鼠賽跑迴圈的生活。

與其忽略自己的感受,不如打破這樣的循環,好好善用工作以外的時間、以及賺來的薪水,嘗試一些新事物,學習怎樣讓錢為我們工作,不是更好嗎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