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租屋哪種比較好? 9成的無殼族糾結這些關鍵因素!

買房租屋哪種比較好?
9成的無殼族糾結這些關鍵因素!

前言

你是否已經擁有人生第一間房 ? 長久以來,「買房」及「租屋」總有各自不同的支持者。在台灣,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,七成以上的人認為買房才是王道。

而大部份的無殼族,會糾結到底要繳房租一輩子 ? 還是咬著牙拚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? 有些擔心房市泡沫化而存著觀望心態,有些則是不想當房奴,或是根本無力買房。

究竟在「買房」或「租屋」的選擇上,哪一種比較好 ? 又有哪些關鍵因素需要注意 ?

Image 55

買房租屋的共同點

買房與租屋在本質上存在著許多差異,一旦做出買房或租屋的決定之後,後續的財務狀況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。儘管如此,兩者仍然有一些共同點如下:

每月固定開銷

買房需繳交房貸,租房需繳交房租。欠繳租會違反租賃合約導致房東不續租;欠繳房貸將導致信用評等扣分、加收滯納金、房子被法拍等等,二者都不能拖欠。

持續長期繳款

房租和房貸屬於長期且持續的需求,所以在住處的選擇上,必須評估自身經濟狀況,量力而為,才不會導致房租或房貸超出能力負擔,連帶影響生活品質。

房東租客的差別

房東與租客最主要的差別在於,房東是付給銀行「貸款」,租客是付給房東「租金」。我以房貸試算的方式說明如下 (可點進下圖的房貸計算器試算):  

買房成為房東

你用500萬元買了一間25坪的公寓,銀行貸款8成,頭期款大約100萬,銀行房貸約400萬元,平均估算下來每個月要負擔的利息為 $13,218 (本息攤還 & 單一利率)。

每個月 $13,218元的負擔 (包含了本金+利息),差不多是一個月的房租,住了30年,還完貸款的同時,你也擁有了這間房子。

如果你有存到頭期款、有穩定的收入、信用評等良好、房子地點也不錯的話,銀行核貸到八成以上應該不難,最高的償還年限甚至有到40年。

在這種情況下,買房是不是比想像中容易許多呢 ?

image 5
資訊來源:591房屋交易

租屋成為租客

你每個月繳 $13,218元的租金給房東,一樣住了30年,最後,你幫房東的房子繳完了貸款,自己一樣是無殼族,連時間成本也沒了。

決定買房租屋的關鍵因素

Image 78

掌握房子的市場價格

你可能會說,我們又不是不動產相關從業人員,怎麼會知道房價的市場行情呢?

其實要掌握房子的真正價值並不難,只要去調查某些特定區域的房價就行了。比方說,靠近某捷運站,三房兩廳,屋齡在二十年以內的房子。

如果你時常在同一個區域調查特定條件的房子,就能摸清楚合理的房價,只要對該區域的環境和房子熟悉,就不致於買到太貴的房子。

評估房子帶來的效益

房子本身可帶來二大效益,一個是居住效益,另一個是投資效益。

Image 12

  • 居住效益

    當決定購屋自住的時候,房子發揮了居住效益。此時也會建議把投資的層面考慮進去,若日後出租或賣掉也會有投資效益。

    如果你有結婚生子或孩子學區的規劃,手頭上有足夠的資金付買房的頭期款,加上工作收入穩定,讓你有把握持續繳付房貸。那麼你就可以不用猶豫太久,看到適合的物件就可以下手買房。

    反之,如果你現在覺得租房、買房都可以,對於擁有一間房子並沒有實質上的需求,就會建議再多看多比較。有些人有家人的房子可以住,就可以把買房的錢省下來,做一些其他的理財規劃,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。

    小工具:網路上有各式的房貸計算器,你可以用這個實用的小工具來試算,房租和銀行貸款差距有多少。
  • 投資效益

    每年大約有0~3%的通膨貶值,有些人為了避免現金被通膨怪獸吃掉,會把現金投入房地產來保值。

    如果你對房地產這個領域很熟悉,也有適合的投資管道,也許投資房地產為你帶來的效益遠勝過買房子。

    但是,如果你對投資房地產並不在行,又沒有其他的投資選項,不妨以居住效益來住當作主要的理財考量。

買房的優點

獲得自己的資產

租屋條件再有利,也只是幫房東付房貸,二十年、三十年過去,到頭來仍是一場空。與其繳租金給房東,不如自己買房,雖然負擔重一些,撐過去以後,就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。

買房比起租房,最大的優點當然是可以獲得一棟房子,你和銀行借錢買房只要按月付房貸,付完房貸後,你擁有房子的資產,就是房子的主人。正因為如此,我們能夠享受到這棟房子帶來的價值。

Image 59 1

可按照需求,裝潢自己的窩

大部份的房東,在出租房子時,都會對租客再三交待,規定租客不可變更改租屋處的裝潢與格局。

如果房子是自己購買的,就不用被房東管東管西,可完全依照自己或家人的愛好,裝潢成自己喜歡的生活風格。只要你願意,甚至可以挑選質感好一點的傢俱,打造屬於自己的窩。

不再擔心被房東趕

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,你就是房子的主人,不用擔心房東任意調漲房租,或哪天突然被趕走,更不用經常搬家。不是住在別人的屋簷下,也不用看別人臉色,這是一種無法取代的安心感,日子會過的更踏實 !

房產有增值可能,購屋兼具投資功能

台灣房價雖高,但買的房地產如果未來增值,可以轉售投資來獲利,長期來看,房地產是極具保值性且抗通膨的商品。

有些人可能有股票變壁紙的慘痛經驗,但房地產不像股價波動那麼大,要房地產價值變成零,還真的滿難的。目前房貸利率在 1.3% 左右,隨著景氣波動,增值了也可用房子融資貸款,作為其它用途。

例如:創業資金、醫療開銷、送小孩出國留學、或是年老退休後以房養老,為自己保留一筆退休金等等。(前提:房貸繳款紀錄正常,維持良好信用。)

近年來房價下修、議價空間大,可以利用假日去看房,累積看房經驗值。與其把錢存在銀行領微薄的利息,或幫房東付房貸,不如趁著低利率下手買房,做房子的主人。

強迫儲蓄

對於沒有儲蓄習慣,或有錢就會亂花掉的人而言,房貸是一個強迫儲蓄的工具之一。

用頭期款與房貸來買房子,每個月都必須要繳房貸,藉由每月強制挪出一筆錢,投入到房子當資產,減少自己亂花錢的衝動,同時就自然而然的學會儲蓄了。

買房的缺點

貸款利息

絕大多數的人,購屋都會向銀行貸款,因為買房子屬於大筆的開銷,一般人會找銀行評估購屋貸款,銀行賺的就是這些貸款衍生的利息費用。

額外支出

曾經有購屋經驗的人就知道,買房除了房價本身,還有很多額外支出,這些零散的款項加起來,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
例如:仲介費、契稅、房屋稅 (年繳)、地價稅 (年繳)、火險 (年繳)、地震險 (年繳)、修繕費、裝潢費等,都是常見的費用。

機會成本

購屋時會把大量資金用在「買房」這件事上,而失去了把這些錢拿去投資時,可以獲得的報酬,這也是大家常忽略的機會成本,換句話說,房東收取的「租金」,就是買房投入資金的「報酬」。

經濟壓力

以現今房價來說,房貸確實占生活支出很大一部份,買房的有殼族為了揹房貸,工作上小心翼翼,就怕斷了收入繳不出房貸。

所以決定買房之前,一定要量力而為,要確定有穩定且長期的收入來源,足以支撐房貸才行,否則會陷入龐大的經濟壓力。

時間成本

買房可能是我們這一生中,最大的一筆開銷之一,因此要謹慎的做好功課,挑選價格合理的房子。而這些都要透過時間累積經驗,才能知道哪種物件適合自己,同時買在相對低點。

租屋的優點

不做房奴,資金彈性

租屋適合剛出社會的年輕人、手頭資金不充裕的小資族、負債過高者,或是有各類貸款壓力的人 (例如:信貸、車貸、學貸)。

不用擔心被房子綁住,每月只需要用一部份的薪水就可支付房租,剩下的薪水還可用來進修學習,也可運用資金於儲蓄、理財、創業。

此外,有些人工作或收入不穩定,租屋也是很好的選擇,通常台北市的房子,每月的租金會比房貸低很多,可以不用辛苦背房貸。

租屋不需要付高額頭期款,這筆頭期款也可以挪做其它的規劃,多餘的資金可以更彈性的運用,沒有房貸壓力。

租屋選擇多,生活便利多

Image 24

租屋可以視情況換房子居住,依照規劃找適合的地點,體驗不同的居住環境。若真的住不習慣想搬家,搬家費也比買房來得低,這也難怪有些人樂於租屋。

相反的,買房後,這棟房子就會一直跟著我們,如果哪天換了工作地點,就得重新考慮通勤成本,就算想把房子賣掉也需要一段時間。

不用擔心修繕、稅務等支出

由於房子屬於房東的資產,一旦房子發生漏水、傢俱壞掉等情況,都可以交給房東處理,租客不必負擔這些修繕費用。同樣的,租客也不會有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災害險等等的稅務負擔。

租屋的缺點

租金無獲利空間

繳交給房東的租金,是不可能從中賺取投資報酬的,你所能獲得的頂多是合約期間的居住權,也就是幫房東付房貸的概念。

租金被調漲

除非房東維持租金長年不變,否則租金通常會隨著通膨以及整體房市而調整。假設你於目前的租屋處住的很習慣,但房東突然告知,下個月租約到期開始調漲房租,有些人不想大費周張的搬家找新住處,就只好迫於無奈接受漲租了。

擔心房東收回房子

租房的無殼族雖然沒房貸壓力,但畢竟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,也會擔心哪天房東收回房子不租了,到時候又得忙著搬家,另覓其他租處。隨著人的年紀愈來愈大,是房東挑租客,而非租客選住處,只怕到時候你想租房子也不一定租的到。

缺乏自主性

租房時簽定的合約,通常都是房東說了算,租客缺乏居住的自主性。例如:房子格局沒有廚房無法做菜、無法養寵物、或是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佈置居住空間等等。

每月繳房租,房子永遠不是自己的

租屋是你每個月付租金給房東,就像幫房東繳房貸,房子的主人永遠不會是你,租房子僅為費用支出,未來不可能會變成資產。

老年人租屋不易,擔心無家可歸

租屋族是否曾想過:「能夠租屋一輩子嗎?」這是一個非常嚴肅而且現實的問題,也許你現在的年紀還感受不到,那麼我們把時間拉長三十年後,來看那時候的自己。

假設你今年30多歲,三十年後你成了60多歲,房東看你年紀愈來愈大,擔心他以後要承擔的租賃風險變高,所以請你租約到期後搬走。

到那時候,你就算再找其他租處也會面臨同樣的困境。因為大部份的房東,一聽說是「老人」要租房子,都會找理由婉拒。

台灣在2018年3月底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,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一成,在租屋市場中,「老人」本身沒有錯,錯的是年齡歧視。

Image 17


根據統計,近9成的房東不願租房給老人、低收入戶、身心障礙者或單親家庭等弱勢族群,有些房東甚至不租給40~50歲以上的房客。

一方面是擔心老年人沒工作能力,無法定期繳納房租,另一方面是怕年長者不幸在租屋處發生意外,租屋處將成凶宅。

這些聽起來很心酸,但卻是事實。所以,寧可年輕時當個房奴,也不要年紀大了,還要擔心無家可歸。要懂得「以房養老」替未來作準備,讓自己手中握有選擇權是很重要的。

買房考量的五大因素

買房考量的五大因素如下,先確定自己的預算、理想區位再開始找物件,下面先以買房自住的優先順序來說明。

產品

把房子當作「產品」,牽涉到居住面積、格局、樓層、景觀、社區公設、停車位、建商品牌等等。買方會有主觀的想法,也就是以個人偏好為指標。

管理

有些社區會成立管理委員會,管理的水平和住戶的居住品質,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包含社區戶數、坪數大小、管理費、管委會、住戶等等。

區位

區位指的是縣市行政區、交通建設與鄰里環境等,以居住時的日常生活環境,是否感到便利友善為指標。

價格

大家最關心的,就是房子每坪單價、整體總價、附近同類社區的個案成交價、個人經濟能力能否負擔,還有銀行貸款的搭配。

時機

每一個不動產均為獨立商品,房價的合理性、個人負擔能力、以及對前三項的偏好程度,都可能導致房市景氣與經濟政策,呈現不同的變化。

購屋投資的優先順序:價格→時機→區位→產品→管理 (投資者與自住者的順序不同)

如何評估合理房價

相信大部份的租屋族,都曾經想過買房子這件事,但是房租與房貸的支出差距該如何判斷 ? 一般人又該如何評估房價的合理性呢 ?

Image 6


這裡教大家二個方法,只要善用「房價/租金比」及「房價/所得比」,就能簡單算出房價是否合理。

舉例:
夫,月薪5萬,加上年終獎金,年收入80萬元。
妻,月薪4.5萬,加上業務獎金,年收入100萬元。
目前尚在租屋,租金2.5萬/月,二人決定合力買下租屋處。
房東開價1300萬。

用「房價/租金比」計算合理房價

根據統計,一間房屋的合理年租金,差不多在房價的三十分之一。

也就是說,「合理房價」應該在這間房子年租金的30倍左右 (年租金報酬為3.3%),最高也不應該超過40倍 (年租金報酬為2.5%)。

如果「房價/租金比」小於20倍 (年租金報酬為5%),那就表示屋主的購屋成本低於房市行情。

假設一位年輕人,30歲租屋,65歲退休,大約就是租屋35年,如果把租金都拿來付房貸,退休前剛好把房貸繳完,也不致於壓力太大。

用「房價/租金比」計算合理房價,需根據景氣而調整,通常租金的變化指標落後於房價,如果房地產景氣處於上升時,「房價/租金比」必須跟著往上調,否則可能會買不到房子。

如果房市景氣下滑,那麼「房價/租金比」也要跟著調低,否則計算出來的「合理房價」會過高。

計算方式1:
合理房價是900萬元 (租金2.5萬/月x12個月x30倍=900萬) 合理房價為年租金的30倍。
「房價/租金比」上限的40倍為1200萬 (租金2.5萬/月x12個月x40倍=1200萬)。
房子的總價區間約在900~1200萬元之間,中間有300萬價差,所以房東開出的價碼有點落差。

用「房價/所得比」計算合理房價

用「房價/所得比」計算合理房價,這裡所謂的「所得比」,指的是購屋者的年所得,基本上「房價/所得比」是愈低愈好。

對一般購屋者來說,3倍到5倍是合理的,7倍則是偏高的上限,每個月的合理房貸,不要超過購屋者月收入的1/3,最多也不要超過1/2。

假設是夫妻兩人合力購屋,那麼「所得比」的數字,就必須把合資購屋的兩人年所得合併計算。

計算方式2:
夫妻兩人合計的年收入是180萬元 (80萬 + 100萬)。
以3~5倍的合理價位計算,只能買540~900萬元總價的房子(180萬x3倍=540萬,180萬x5倍=900萬)。
如果提高到7倍作為上限,則可以買到1260萬元(180萬x7倍=1260萬)的房子。


結果出爐,以上二種計算方式都顯示,房東開出的價碼高於合理房價

在做完相關評估準備買房之前,如果還打算裝潢房子,可以抓裝潢費約8萬元/坪,若以20坪舊公寓計算,大約抓100多萬元的裝潢費用,應該就足夠了。

房子的價值有哪些

買房不用多花錢在別人的資產上

以現今房價不斷上漲的趨勢來說,房子具有抗通膨的效果,選對物件,不用擔心大筆資金會因為通膨而貶值。

甚至房價有機會跟著調升,可因此賺到房價上漲的價差 (房子折舊也需列入考量),住個幾年後售出,扣除房貸與利息還可能多出一筆錢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若選擇的貸款方式是「本息攤還」(包含了本金+利息),隨著定期還款,償還銀行的本金跟著減少,房貸利息未來會愈還愈少。

貸款方式均可依個人狀況,選擇先支付利息,或是本息攤還。

房子可以作為融資工具

擁有房地產後,等於擁有一項抵押品,可把房子當作抵押,以較低的利率跟銀行借錢,來增加資金的活用度。

也就是「二胎房貸」,許多人會以此投資獲利,但投資多少有風險,請謹慎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操作。

房子可以作為增貸工具

相較於「二胎」,還有另一種方式是「增貸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已經償還的房貸,再貸款出來運用,比起二胎來說較為保守。

買房注意事項

Image 57

負擔多少房貸

推薦大家一種簡單的估算方式,不到三秒即可算出可負擔房價的金額,那就是月收入乘以100倍 (家庭則為月收入總合乘以100倍)。

例如:家庭月收入總合為10萬的夫妻,可負擔房價的最高上限約為1,000萬元,一般利率在 1.3% 左右,貸款期限最高可達 40 年。

若經過銀行評估條件不錯,貸款很有機會貸到房價 8 成以上,也就是銀行貸款金額約為800萬元。

假設未來房子暫時不住自住了,也可轉為租賃資產,藉由房租收入來繳納房貸。

頭期款怎麼來

以月薪4萬元的年輕人來說,如果每個月支出1/3作為日常開銷,那麼1個月可存下2/3,約27,000元的資金,努力存個3、5年,百萬頭期款就有了。

購屋族通常需準備至少2~3成的自備款,再算上仲介費、契稅、代書等雜費,這些額外開銷加總起來也不少,建議每月房貸不要超過薪水的3~4成。

買房的理由是什麼

「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嗎?」
「現在到底可不可以買房?」
「房地產好像已經到了高點,還可以買嗎?」

在外面租屋愈久,代表繳給房東的租金愈多,幾年下來,搞不好你付出去的租金,加起來都可以付房子的頭期款了。每個月付出的房租和每月的貸款利息差不多的話,倒不如趁早存頭期款去買房子。

如果你買房是為了自住,與其想等房價低點撿便宜,不如選對時機買房子,有時候買房子需要勇氣,愈是猶豫不決,愈有可能在幾年後,後悔沒趁早買房。

能負擔頭期款,不見得買得起房子

許多人會認為,存完頭期款就差不多可以買房子了,殊不知最沉重的房貸壓力,在於每年要負擔的本金加上利息

如果加上本息,你的現金流仍然超出預算,很可能幾年後就會陷入財務危機。

我想要強調,房貸牽涉到生活上大筆資金的週轉運用,一定要審慎評估經濟能力和現金流狀況等等,並且多比較各家銀行貸款的條件與還款方式。此外,也可依據實價登錄作為判斷房價合理性的參考。

總之,千萬不要為了買房,而變成生活品質差的房奴。

你適合買房還是租屋 ?

以下為租屋者或買房者各自的偏好:

image 2

結論

我將買房及租屋的各項優缺點摘要如下,大家可以衡量自身的經濟狀況,來評估自己到底適合買房還是租屋。

image 7

如果你目前收入穩定,也有買房的打算,會建議房貸最好為月薪1/6到1/5,才能兼顧生活品質,最多不要超過薪資的1/3。

許多人對擁有自己的第一棟房子,會懷抱著美好憧憬,希望一次到位。坦白說,這種想法容易搞垮自己,畢竟誰也不能保證你30年不失業,或不發生任何意外導致額外支出,而無法支付房貸。

我個人覺得:「人生第一間房不用完美,好住就好,階段式換房可讓自己活得不那麼辛苦。」買房是一件令人嚮往的事情,如果你還年輕,不妨給自己一點壓力,不要太早放棄買房的夢想。

當然,如果你有另一半或家人幫忙分攤房貸,那你真的很幸運,買房的負擔就減輕許多。記得,遇到理想的物件多看多比較準沒錯 !

本篇文章僅為分享與教學之用,買房或租屋之前應理性思考,獨立判斷,並自負投資盈虧責任